Wednesday, March 30, 2011

街頭及人物攝影小小知識分享

頭攝影及人物攝影都有幾個相同之難處, 雖然在此範圍我只薄有一年多的經驗, 但都想隨意抽幾張簡單的例子相片跟大家分享我少少的認知, 少少經驗, 提及一下要注意的地方及很多人都忽略了的攝影應有的禮儀。


1. 色彩選擇 
(純個人建議)



由於光線都不在自己控制範圍之內, 而光源往往又是相片色彩的最最最重要元素, 故我一般喜歡把這類相片後製至黑白, 沒有多餘顏色的影響, 而沒有了多餘的色彩, 相片的主體會更容易被帶出味道, 而切忌在因光源不足而導致色彩不鮮明的情況下, 硬用後製把之做得過份濃烈(在本壇到處看看都不難發現…)。

不少教學書本及文章都有不少講解黑白相片的好處的, 而沒有了色彩, 拍攝者的注意力便能更容易集中在相片的故事內容, 很多人(尤其是男生), 往往在比拼不同器材的好處時就忽略了相片的可觀度, 不信便現在隨意抽幾張彩色照片試試看! 

以上種種都是我愛黑白相片的原因, 亦是不少人拍street shot 及 人物的常用及建議手法, 拍沒有色彩(或開始習慣用後製把這類相片轉至黑白)是訓練攝影觸覺的上佳方法。

2. 製造機會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a) 這個環境, 理論上你應該在遠處已知道工友們將會做的動作, 你只要因應你手上鏡頭的焦段及喜愛構圖預先選好位置站好並對好焦! 等, 當工友們開始工作時你只要按一下, 最多兩下, 都幾肯定這張咁[隨意]的工作中照片手到拿來。

兼且, 這張照片是在一只的小艇上拍的, 不能控制自己距離下(及前後左右都滿了相機la….), 就是只有以上簡單而故作鎮定的方法便按了一下快門而已。

見過很多次怪情況, 很多人拍攝這類稍為有小小動作的鏡頭, 便愛嚓嚓嚓嚓嚓超勁的連按快門(高速的運動攝影不計在內la), 如果你有試過, 應該體會過其實在這嚓嚓嚓嚓嚓的連拍過程中, 廿幾三十張內, 中焦的有多少張?根本在view finder 內都未有看清目標就按, 你在練習攝影, 信個連拍都唔信自己對眼??? 數碼攝影要方便, 但請不要過份倚賴器材而遺忘攝影的基本概念。

b) 陷阱對焦

國內很多地方都十分流行擺拍的, 即是在些出名的風景區, 出錢聘請當地居民在光源好的理想位置不斷不斷的刻意來來回回路過, 例如沙漠上拖著駱駝悄悄路過及留下浪漫的幾點腳印或在配合霧景的小東江上漁民在霧海中撒網的場景, 百分之九十都是人為的, 不論你喜愛與否, 不是每個場景都有這個商業美景提供的。街頭攝影都要好好練習一下預測事情, 做個冷靜而大方的攝影者。





要練習好預測環境, 不是未卜先知, 伯伯那張照片那天天氣很不錯, 拍攝時間在下午四至五點, 很柔和, 既然老遠已看到伯伯向自己方向走, 企定定, 等伯伯走到預先構好圖的焦段按一下, 就成了。
婆婆那張亦一樣, 原先背向鏡頭的她, 慢慢回頭看到鏡頭, 便按一下, 及要注意, 通常國內較偏遠的地方的居民都比較友善, 這類情況你只要輕輕報以微笑便可, 不用鬼鬼鼠鼠的閃電手收機的。

3. 測光

不曉得妳們都愛用什麼測光模式拍攝, 我自己就歡喜在光差對比大的環境下用m mode測最光的位置, 令光線效果更分明, 但普遍不是每個場景都有足夠時間讓你慢慢逐張測光繼而把相機的前後上下轉盤轉轉轉再按快門的。

中灰18度灰卡(middle grey)是普遍知道用來拿得現場環境正確曝光的標準, 只要把測光錶或內置有測光功能的相機對準45度擺放的中灰卡取得光圈及快門讀數便可…
但再懶一點或想再方便一點, 我會就地取材, 其實你每天都踏着一張灰卡la….
對, 如不能在現場逐張測最光的位置, 我會測地下, 當然每個地下都不是18度灰, 但畢竟接近, 總好過倚賴a mode, 



如在文武廟內, 焦點是哥哥, 哥哥明顯不是最光的位置, 而跟最光的位置又相差幾級光值(只是大約吧…), 如我用a mode 對焦在哥哥身上, 因哥哥較暗, 快門讀數會很慢的, 但照片拍出來光線位置便不能有明顯對比吧! (兼且成日測最暗, 莫講話光暗對比不夠, 快門慢到唔blur都唔信了..)



衣車叔叔很明顯是測面了, 對焦也對面, 簡單得多。

個人習慣:
用m mode 時, 我會把測出的快門讀數推高一級(如測出快門是1/125, 我會選用1/250); 如用a mode 時, 因快門不在我控制範圍之內, 我會至少減0.3ev, 這是給自己少少保障, 相片少少under 正常曝光, 在後制微調一下(局部或全面亦可) , 暗位細節便輕易見到, 但若然拍出的照片over了很多, 光位細節則全失, 相片完全無紀錄的數據, 是怎樣後製也救不來的, 切記切記。

但我不過份追求正確曝光,如文武廟內的環景, 明顯是暗位較多, 這是under 嗎? 視乎你要拍什麼氣氛吧, 每個環境有model answer 嗎? 跟足測光儀的讀數就好相片嗎? 相片氣氛是要配合不同光線效果的, 每張在histogram都顯示正確曝光的相片未免太一致了…(即係好悶, 純個人意見)

4. 一個極度簡單易又很多人忽略的重點:
你是一個人, 你是活的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練習在不同場景懂得蹲下身子, 改善一下eye level, 利用不同角度留意環境, 攝影是活的。

5. 慢快門
在人流擠擁的環境, 可對焦在主題, 把快門減慢(在日光白白的環境請收細光圈, 不要老是掛著大光圈淺景深), 把郁動的人(車or 任何東西)做成motion blur

這是一張極沉悶兼且及格都稱不上的例子 (又或者我籍口是o的人行得唔夠快lor….   )
快門是1/8 (range finder), 而dslr 我的手時極限是1/25 (極限指有motion blur而主是中焦, 不是鬆郁濛就是motion blur ….)


街頭攝影及人物攝影, 十居其九點九都是輕便為主, 即是手持。
而每人的手持極限都不同, 暫不講最正確攝影(下回分曉, 好多人都唔知的…), 要練習慢快門可把身子倚靠在檯呀, 柱呀, 牆呀等不動物品, 按快門時閉起呼吸防止身體發生微斗。

以上照片所用器材:
Nikon D80, D3, Leica M6

鏡頭:
35mm, 85mm, 80-200mm

其實我跟大部分女生一樣, 一般相片怎樣拍得到及用什麼器材我不太會追問拍攝者, 每個人身處不同環境+不同經驗才是好相片的重要元素, 但街頭及人物攝影真是有幾點要注意及有點規限的(我認為)。

器材建議:
當然用高性能如D3這類機種, 很多環境都能應付自如, 但現今街頭上相機達人充斥, 手持大大部相機很多人都怕怕了, 會為street shot 做成不便(要快同扮等, 太大真係唔多方便的), 相反近排熱捧的m4/3 系列, 及任何品牌的菲林機, 由於體型比一般dslr 都細得多, 給人感覺兒戲o的而相片質素亦相當高, 對street shot 來說真的是很方便的。
或像Rolleiflex 及 Hasselblad 這種從機頂上而下直角對焦式的機種 (因你對焦時通常人地唔知你做梗乜….)

鏡頭建議:
在外地(尤其較貧窮的環境), 基本上80-200這個焦距我自己很愛用, 因當地人的警誡心不高, 對他們來說亦不是一個不禮貎的行為, 普遍還很熱情的。
但在本港嘛, 基本上現今拿着相機的普遍形象都不太好, 殺傷力甚大似的, 三五成群又小黑又小白咁在鬧市應該頗受人注目吧, 兼且加上輕便, 鏡仔(如任何品牌kit lens), 35mm 已經很足夠, 再者自古以來street shot 的鏡頭運用, 焦距都是, 28mm, 35mm 及50mm為主。

相片剪裁:
不常我都不喜歡crop相的, 但拍這裡相片是外來因素太多了, 控制不來。
如用film, 最大可scan 至tiff file, 數碼的, 當然是拍raw (或現時有些dlsr 的 jpeg format 像素已很高...)
crop 相切記要按相片比例修剪, 看過很多求其隨意crop的例子, 好un眼o下!  

街頭及人物攝影是訓練攝影基礎及技術有佷大幫助, 但也要注意應有的禮貎。

禮儀: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做人要有品格, 攝影一樣, 即使在旅遊時遇上沒有戒心的人民, 也不要死不蝕底的越行越近, 我就見過因為一位婆婆大方的任攝影者拍攝, 我拍完一張後尾隨十幾個[同好]圍住半圈慢慢影…(個婆婆都無郁, 坐定定o係到又使乜影咁多張呢….), 很是難看的。

如對方大方地給你拍攝, 報以禮貎的笑容回應, 大家好來好去, 或如用數碼相機, 立即給對方看一下你拍得他怎樣, 通常此舉會令對方開心。
大膽o的, 如對方不是已被攝影者嚇怕的人(香港好多好好影的地方己係咁了…), 多點跟對方溝通, 打開話題, 一般以我經驗來說, 攝影者大方開放的表現會令拍攝過程更順利的, 兼且如是女生, 比男生更加會是一個方便呀。(我有過不少這種由吹水而得來的方便)

當然我都試個俾人鬧吧, 這個程況我只有一個做法, 禮貌道歉, 令到人反感說到底都理虧在先吧。

大家愛攝影, 不是做賊, 在街頭找題材是應該以禮行先, 大方為主, 如發現被攝者有少少不滿就不要強人所難了, 做過冷靜而大方的攝影者。

Friday, March 18, 2011

专业人像摄影师人像构图9法

在人像摄影中,人物是摄影者明确表现的摄影主体。人像摄影的构图就是把被摄者放置到画面的什么位置,如何来突出被摄者这个主体的构图技法。在人像摄影中,简化画面中的其他元素来突出人物的构图方法是一切拍摄人像的基础,这是拍摄人像时摄影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常识。
    在人像拍摄中,简洁的构图是成功的关键。常见的人像摄影构图技法有:直线构图、三角形构图、对角线构图和曲线构图。
 
怎样选择适合不同人像的摄影构图技法呢?下面是基本的三部曲:
    
    第一步:拍摄前摄影者首先要根据拍摄的主体人物的不同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构图方法。
    第二步:感受主体人物的心情与周围环境,确定拍摄的风格。比如,可以使用三角构图将一位智慧的老者拍出大气稳重的感觉,但如果使用这种构图方式直接拍摄小孩,不论怎么拍摄都不会拍出小孩的稳重感,只会出现戏剧效果。
    最后:则是具体情况还需灵活掌握。

一.水平构图适合拍摄人景合一
1/320s f/7.1焦距 45mmISO 100
该照片简洁大方,背景是层次分明的浑然一色的碧海蓝天,模特肌肤的颜色与背景的蓝色形成对比,白色泳装更使画面亮白洁净。
1/250s f/11焦距 35mmISO 200
该图采用了以海滩为主题背景的水平构图,模特双手伸展的姿态让画面增添张力与动感。
 
二.L形构图给予肢体视觉延伸
1/250s f/8 焦距20mm ISO 100
画面中的模特以伸展的坐姿构成L形的构图。模特的视线与腿部伸展的方向一致,整个身体的中心稍往画面中心倾斜,这样能避免L形的构图为画面带来的失重效果。
    
    三.三角形构图拍室内人像
1/200s f/ 8.0焦距 125mm ISO 200
照片拍摄时让被摄者身体呈半下蹲状,以人的脸部、手部、臀部3个点为顶点在视觉上构成变相的三角构图。双手向下扶着膝盖并用手掌覆盖住膝盖部位,减轻了人像下肢被截取拍摄的不完整感觉。垂下的双臂也略微弯曲,避免了垂直线条的呆板。
四.三角形构图的稳定与大气
1/125s f/ 16.0 焦距 40mm ISO 200
照片拍摄了较暗背景中明亮的人物坐姿,直接获得了三角构图。灯光从人的头顶部打下来,照亮了人物裸露出的肌肤,展现出女性的性感美。这两者结合让人物表现得性感而大气。
    
    五.曲线构图让女性更柔美
1/200s f/ 9.0 焦距 135mm  ISO 200
拍摄时让被摄者身体前倾,突出胸部的曲线,然后手臂自然提起,手背压住腰部,突出臀部的曲线,这样就完美地表现了女性的S形曲线。拍摄时还要注意人物的头部自然上仰,以显其气质。 
 
六.让构图体现小孩的活泼、好动
1/100s f/ 7.1 焦距 50mm ISO 100
使用九宫格拍摄室内的小孩。首先布置好画面让小孩和玩具占据了“井”字下方的两个交叉点来稳定画面,然后抓拍了小孩倒地的瞬间来体现小孩的好动,使画面充满活力。
    
    七.九宫格与三角形构图的动静结合
1/800s f8.0 焦距 38mmISO 100
照片结合使用了九宫格构图与三角形构图。以小孩的脚、头和空中踢起的球为三个顶点构建视觉三角形,表现出小孩动作的稳定感。然后结合九宫格构图协调画面主体位置,让画面动中有静。
八.中央构图突出老人的神情
1/125s f/ 11.0 焦距 90mm ISO 100
照片使用中央构图技法从艺术的角度刻画了一副满脸皱纹却目光犀利的老人面孔。再结合画面只用黑白色调的表现手法,凸显出老人面部的苍老与内心世界的复杂。
    
    九.框景构图锁定主题
1/200s f/5.6 焦距 32mm ISO 200
画面利用了前景中窗户的框架框取人像来达到框景构图的拍摄效果。框架明显突出了被摄对象是画面主体。老人深邃的目光加上窗户的修饰,为画面增添几分耐人寻味的感觉。

8招最常用的室内人像摄影技法

在室内拍摄人像,场地较小,看似很受约束,事实上要比户外拍摄方便许多,经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室内拍摄不像室外拍摄那样,受到季节、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无论刮风下雨,在室内拍摄都能顺利进行。
    第二,在室内拍摄人像,要比户外环境安静,这一点对模特的表现十分有利。户外多为公共场合,如果是初次拍摄的模特,在众目睽睽之下很容易羞怯。室内不会有人员杂乱的情况,能让模特更快进入状态。
 
第三,对于背景的控制也更加容易。户外环境一般比较杂乱,摄影师不能任意改变,室内场地较小,多使用人工背景拍摄,尤其是在影棚内拍摄。
    第四,在室内拍摄人像,对于光源的控制更是得心应手,室内影棚各种造型灯、闪光灯种类繁多,功能强大。但这也是室内人像难掌控的一项技能,室内人像如何用光,是最考验摄影师的水平,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好。
一、把握室内拍摄用光
    室内人像最难掌控的一项技能就是如何用光,这最考验摄影师的水平,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
    虽然室内人像照明看似复杂,其实总结起来有四种基本类型,只要将这四种类型弄清楚,掌握起来就容易许多了:
    1、主光,主光决定被摄者照明格局的首选灯光,而其他灯光则只起到辅助作用。现代影室所用的主光通常是由柔光灯箱发出的。拍摄时曝光量的确定就以主光为依据。
    2、辅助光,顾名思义,它所起的作用就是对阴影进行补充照明,使阴影变得浅淡。其实,辅光所用的可以是与主光同样的柔光灯箱,通过照明距离或输出功率来调整其与主光的光比。
利用头发光把人物的发梢照亮,给画面增加效果 光圈F8 ▪ 快门速度1/60s ▪ ISO100 ▪ 焦距135mm
3、背景光,背景光能将主体与背景分离开来,使布光更具立体感和空间感,背景光的运用要照顾到背景的色彩、距离和照明的角度等等,处理不好就会弄巧成拙,因此,需要对背景光进行反复调整才能恰到好处。为了均匀地照明一个无缝的背景,有时会需要使用两盏灯。
    4、修饰光,修饰光也被称为装饰光、效果光,是用来突出被摄体的某一细节的质感,以达到造型上的完美,如眼神光、头发光、服饰光等。修饰光的光位视需要而定。
主光决定了整个画面的布光格局 光圈F11 ▪ 快门速度1/125s ▪ ISO100 ▪ 焦距50mm
二、制造日光的感觉
    光质和光向是拍出成功照片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日光可以通过人工照明加以补充。人工照明既可以补充日光的不足,还可以制造完全有别于日光效果的气氛。
    营造日光效果,主要考虑到光源的高度、方向和面积。首先,日光照射而来的高度都比较高,布光时应让光源的位置高一些;再者,室内的自然光线,一般都是从窗外和门外照射而来,多为侧光,因此只用一个单灯从被摄对象的侧面照射而来就可以了。由于日光的照度较高,因此要让光线亮一些、面积大一些,尽可能扩散到每一个角落,不要产生太多暗角,从而带给人透亮宽敞的感觉。
    营造日光效果的好处就是能塑造出被摄对象开朗外向的性格,使整个画面都洋溢着自然、明快的感觉。
利用室内影棚的闪光灯营造出自然的日光效果 光圈F9 ▪ 快门速度1/160s ▪
三、给美女拍摄证件照
    证件照的拍摄最好能在摄影室内完成,这样易于控制拍摄的整个流程,拍摄效果通常也较好。
    当然,如果不具备专业影棚条件,也可以选择在家里拍摄,白色的床单或者浅色的墙都可以作为背景,光源尽量选择不偏色的光源(可打开闪光灯)。但无论是在哪种条件下拍摄,只要掌握以下的技巧,都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证件照片:
 
1.拍摄焦距最好控制在中长焦段(相当于135传统相机85mm~135mm)的范围之内,避免广角端夸张的形变,或长焦端对脸部刻画缺乏立体感的现象。一副稳定的三脚架是证件照拍摄的关键,特别是在没有影室灯光的室内和阴天的室外拍摄尤为重要。
    2.选择适当的背景,在背景前约2米架好三脚架,调整好光源的大致位置(室外应选择在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拍摄,并做好补光工作)。
    3.证件照的拍摄是非常严谨的,要求被拍摄者衣着得体、整洁,发型和服装搭配自然,拍摄时视线要投向相机镜头方向。此外,在拍摄前,摄影者必须明确所拍摄证件照片的类型,以此决定人物的摆位及背景和灯光的选择。
四、风扇辅助拍摄飘动的长发
    拍摄美女人像写真,如果她有有一头飘逸的长头,千万不要吝啬,拍照时别忘了扛上一台电风扇。看看下面两张照片:同样是长发,第一张虽然使用了专业设备,不论灯光、相机、模特、服装还是构图都精益求精,但是由于头部向下倾斜,长发自然下垂,造成垂头丧气的感觉;但使用电风扇的那张,不仅美女的长发飘逸,整张照片也更有气氛了,完全有了大片的感觉。
 
值得注意的是,电风扇固然好用,能让模特整个人都“气质”起来,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电风扇,脸型较宽的美女,下垂的头发可以遮挡多余的肉,如果面部被迎面而来的风吹起来,岂不“穿帮”了。
    但在拍摄时,不要用电风扇一直吹着她,有些模特眼睛会怕风吹,如果吹到双眼流泪就不合适了。其次,冬天拍摄时一定要为模特打开空调,不然会有让人生病的。 

五、时尚装束
    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胖一点,瘦一点,其实都不是重点,重点在能不能学会爱你自己得爱自己,身体自然会焕发出光彩,这时只要一点点的穿衣技巧,就能让你反败为胜,做靓丽的自己!
    现代时髦女郎的装束参考:墨镜,随意捆绑的头发,黑色的OL风衣,还有黑色的裤袜,这似电影中的女神装扮一样,神圣不可侵犯;金属链子装饰的贝雷帽,明星味儿十足的黑墨的黑皮衣,搭配一件戴帽子的黑色卫衣,混搭的效果塑造了另类的黑衣风格;金属感的吊对时尚大片进行研究就会发现这些规律:庄重威严的装束要用嬉皮笑脸的表情调剂;定要忧郁得催人泪下;华丽的衣服要用苦大仇深的眼神来衬托;憔悴永远是女人最佳。
画面中模特身着时尚的装束,表情慵懒,肢体动作有派头,颇有大片女郎的感觉 光圈F3.5 ▪ 快门速度1/125s SO100 ▪ 焦距43mm
六、拍摄杂志封面般的照片
    刚开始拍摄室内美女人像写真时,你可能会感到迷茫,不知道从何下手。不管是布光、人物造型、选择背景还是构图,各个环节都让你为难。这时不妨从模仿大师的拍摄手法开始,从那些经典影像中寻找创作灵感。许多摄影大师的人像作品,它们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有一种隽永感,大师们对光线的使用和大胆的构图,都应该被列在我们的模仿清单上。
强烈的直射光呈现出浓重、深沉的阴影,非常符合时尚经典风格 光圈F11 ▪ 快门速度1/125s SO100 ▪ 焦距45mm
多看些时尚杂志,会学到不少东西,仔细研究那些照片是如何拍摄来的,从周围的人开始,多做练习。试着拍摄有强烈造型和风格的人像作品,这是学习拍摄技法的最佳途径。不要总觉得模仿是不可取的,这非但不是抄袭,反而是学习的最佳方法。因为在没有掌握技巧之前,别想着自己要发展何种风格。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实验,才能领会何种效果是自己想要的,最终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七、增添性吸引力
    也许有人会觉得性感的照片显得没有品味,但不可否认,这样的照片往往很吸引人,而且似乎永远不会过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逐渐开放的审美情趣,越来越多的女性愿意通过拍照展现自己性感、美丽的一面。
    性感,并非色情。性感是一个女人魅力所在,是女性身体散发出来的浓浓女人味,是一种特殊的美。请注意在这里并没有强调用色情吸引观者目光的意思,要和那些低俗的、过度卖弄性感甚至色情的作品区别开来。相反的,有性感魅力的照片通常是最不暴露的作品,而是用肢体和特殊的气质刺激观赏者的想象力,这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让人欲罢不能。所以,可以让模特以趣味、挑逗的姿势、表情和服饰来创造出吸引力,而非用过度暴露的身体来展现性感。
尽管模特身穿完整的衣服,但给人的感觉很性感。玲珑的曲线和挑逗的眼神,格外引人遐想 光圈F3.5 ▪ 快门速度1/125sISO100 ▪ 焦距35mm
八、享受人体的创意
    漂亮的人像作品并不一定要拍美女的五官,也可以是她们的身体,甚至是拍摄对象的局部。一旦摆脱必须要拍摄人脸的局限后,经过仔细的构图和打光,会发现人体提供给我们许多有趣、创意十足的影响。
    创造这种创意人像的秘诀在于精致的布光。唯有仔细地控制明暗的落点,才能创造出质感细腻的抽象作品。如果不具备影棚的专业条件,也可以利用室内自然光线拍摄,但是可能花费时间较长,我们最好还是利用影棚闪光灯进行拍摄。
并不拍摄人物的整体,而是截取腰部和手部作为拍摄对象,尽管只是局部,人物的姿势和细腻的肤质仍然给人美丽、自信的完整形象。
技巧提示:
    对于许多摄影师来说,第一次拍摄人体可能非常笨拙,从哪儿开始成了最现实的问题。在安排模特的姿势时,首先应该分析她的特征,发现她理想与不理想的部分,然后设定一个角度掩饰这些不理想的方面,展示最理想的一面。

指导模特摆出优雅姿势的八大秘诀

在人像摄影中,很多模特面对镜头时,都会陷入手足无措、姿态匮乏的窘境。怎样摆脱这样的困境,轻松摆出优美、动人的姿态呢?这里帮助您迅速掌握模特摆姿技巧,拍出更动人的人像照片的教学图鉴。
漂亮的女孩子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培养优雅的气质需要生活的历练与沉淀。优秀模特轻松自如的表现是无数次的揣摩与实践的结晶。对于非专业模特而言,在面对镜头时,掌握一些要诀能够快速、轻松地让你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
    
    要诀1:突出曲线,避免直立
 
要诀2:挺胸收腹,提升气质
 
要诀3:体态轻盈,避免深坐
 

    要诀4:避免手臂正对镜头
 
要诀5:蹲姿要挺腰,跪姿更优雅
 
要诀6:躺姿要避免过于随意
 
要诀7:脚尖变化让画面灵动轻盈
 
要诀8:注入情绪的表情最动人

人像摄影用光指南-室外闪光补光技巧

人像摄影用光指南-室外闪光补光技巧

人像摄影用光指南-室外闪光补光技巧
人像摄影用光指南-室外闪光补光技巧
专业摄影师必须了解如何在普通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出色的照片。这张新娘标准头像拍摄于外景地,光从一堵粉红色的瓷砖墙上反射过来,光线是暖色调的,不需要通过滤色进行色彩修正。一个银色反光板放在与墙面相反的那一侧对脸部补光。
背光:柔光屏的另外一个用途是和反光板结合使用。被摄者如果处在逆光中,可以在后方高处举高柔光屏柔化照过来的光线,同时用一个简单的反光板作为室外光的柔和补光。柔和的背光会形成环绕模特高光的亮边,而靠近被摄者的反光板则提供低光比、美丽柔和的前光照明。
测光:使用柔光屏会减少落在被摄者身上的光照量,所以要利用设备测量现场的场景光线。由于落在被摄者身上的光照量比背景及场景的其他区域低,背景就可能曝光过度—这倒也未必不是一个好结果。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发生,也就是避免背景因为曝光过度而从画面中完全消失,所以要选择一个中色调或者暗色的背景。这种类型的散射光线最好的代表作品是从肩部往上的半胸像,因为这种场景下所使用的柔光屏尺寸可以更小,可以更靠近被摄者。

闪光技巧
X同步:所有焦平面快门相机都有自己的X同步速度,即相机和外置闪光灯能够同时启动的最快速度。当快门速度快过X同步速度时,由于快门帘速度太快,会挡住部分的画面,导致只有没有被遮挡的部分画面得到曝光。现代的单反或数码单反相机拥有快达1/500s的X同步速度。(注意:有镜头快门的相机能够以任何速度与闪光灯同步。)

人像摄影用光指南-室外闪光补光技巧
Kevin Jairaj用现成的自然光加闪光补光拍摄这对情侣。光线从相机左侧及背后照射过来,皮肤色调温暖,因为Kevin把他的佳能20D设定白平衡为阴天模式,闪光灯光量刚刚能察觉到,只是给模特增加一点点补光并给眼睛增添眼神光。Kevin以RAW格式拍摄,这样在需要时可以提高图像饱和度以及调整白平衡。曝光设定1/45s,f/28和 ISO 100。
当然,你可以用比X同步慢的速度拍摄,使得现有的光线能够和闪光灯一起融入画面。你要使用多慢的快门速度其实并没有限制,但如果快门速度非常慢,被摄对象可能已经移动了。这种情况下,本应结像清晰的被摄者周边会形成一圈不自然的阴影,好像是从背景中切割出来似的。
辅光:为了测定和设定适合于补光的光输出,就必须首先测量场景。最好使用手持入射式测光表,在被摄者的位置将半球指向相机进行测量。假设一个这样的场景,测到的曝光是1/15s,光圈f/8。现在,用闪光测光表只测量闪光灯,你的目标是光输出比周围的曝光低一挡。调整闪光灯输出,或灯与被摄者之间的距离,直到你测到的数值是f/5.6。然后设定相机到1/15s,光圈f/8。如果使用数码相机,建议试拍一次。


人像摄影用光指南-室外闪光补光技巧
上图:Bill McIntosh非常推崇在晨暮光条件下使用电子闪光泡作为辅助或主光。这张图像中背景曝光不足,低于正常值约1挡,使得云层戏剧化地突显出来。电子闪光泡作为主光,光亮盖过作为辅光的晨暮光,形成了阴影。
人像摄影用光指南-室外闪光补光技巧
上图:Leslie McIntosh在弗吉尼亚一片宽阔的海滩上拍到这张阳光下的人像。阳光提供了主要的照明,她利用电子闪光泡非常轻微地对阴影补了点光
a. 电子闪光泡辅光
最常用的手持闪光设备之一是电子闪光泡,它更像是一个大的点状光源而不象常见的小型便携闪光灯。它不用反光板,而是使用向上的闪光灯管,封固在一个塑料灯座上形成保护。由于没有常规的灯座或反光板,电子闪光泡能提供360°的覆盖范围,也就是说你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你的广角镜头了。但是,电子闪光泡组产生强烈明亮的闪光,除了在室外拍摄人像之外,对其他所有类型的拍摄用途来说它的光线都太“硬”了。
电子闪光泡的光线衰减比其他手持设备小,所以它成为理想的闪光补光选择—尤其是在室外。有个小窍门是闪光亮度不要过度,不然会盖过日光。例如,Bill McIntosh的每一张室外人像都用到电子闪光泡,或用来给逆光中的被摄者补光;或用来在清晨或日暮阳光角度太低、照射不足时,给被摄者增添一点光亮。
电子闪光泡组是最主要的手动闪光设备,这意味着你必须通过手动改变光源与被摄者的距离或调整电源输出来调节它的强度。

人像摄影用光指南-室外闪光补光技巧
TTL平衡式辅助闪光与当今的数码单反相机及专用闪光系统结合使用,可以达到极精准的水平,即使像下图中那样,在闪光灯头上覆盖了散射物也不会影响效果。Cherie Steinberg Cote在洛杉矶市中心的一座桥上,为一位披着黑色面纱的新娘拍摄了这张精彩的时尚人像。主光是由矩阵平衡型辅助闪光灯和尼康D70和SB-80 DX闪光灯打造的。这些系统可以如此精确,你可以按1/3逐级调节设定闪光或曝光补偿,其不可思议的准确性简直挑战你的想象力限度;因此摄影师能够专注于艺术创作,而不是考虑外景地闪光补光的种种细枝末节。
b. 柔光箱辅光
有些摄影师喜欢柔化他们的辅助闪光。例如Robert Love,将Lumedyne电子闪光灯安装在24英寸的柔光箱中,用无线电遥控启动电子闪光灯。他经常用闪光灯作为造型的补光,以45°角照亮被摄者(人数较少的团体);对大型团体,他则把柔光箱放在相机旁边,营造更均衡的光覆盖。